close

每週日要回竹南時,都會到20號倉庫去拿份破報來看,站在月台邊看著破報
好一副假文青的死樣子,上週的破報裡有一則外電報導:

村聲雜誌:熊族正熱
紐約村聲雜誌觀察熊族取代纖細年輕的同志(TWINK,Teenage, White, Into No Kink,年輕,白種人。台灣比較接近的詞彙是「猴」?)特別是即將於紐約上映的電影《BearCity》備受矚目。此片以熊版的《慾望城市》為號召,連性愛場景都刻意模仿《慾望城市》風格。導演道格拉斯‧藍威被問及為什麼熊族如此受到歡迎,他說:「同志社群正在追求更自然的外表,所以我們越來越被接受,看起來我們更成為主流。新一代的男同志有更多選擇,無論他想成為肌肉男或是扮裝皇后。恩,鬍子與體毛確實比纖細光滑更加地有力。」(新聞來源:Village Voice

天地良心啊~這根本是政治迫害,司法不公啦!
先解釋一下熊跟猴的區別,這可不是生肖或星座的分類
而是依外型來歸類,畢竟男人都是膚淺的視覺動物
我們可不吃什麼內在美那一套!外表就奠定你的性生活的活耀度
熊族在圈子裡本來就佔有一席之地,而且是很大的一張草蓆
由於粗獷的熊族相較纖細感,白淨的猴來說更具”男人味”,男同志之所以成為男同志
就是因為他們不愛海鮮啊~
這也就是為什麼消防隊員在同志心中地位肯定比棒棒糖底迪高的緣故
但我無法認同文稿中那名導演的說法,同志社群並沒有追求自然的外表啊~
瞧瞧加州或亞力裡瘋狂舉啞鈴練奶子的朋友們,在熊族裡,奶子勝過一切,那邊自然了?
大家無不讓自己的奶子升級,就能在路上吸引到更多目光(這一點倒是跟女性擠乳溝的作法雷同)
當然再長出茂盛的體毛或許更加分不少,難保不會有熊族因此去尋求培育毛髮的偏方
導演的論調或許適用於米國,不除毛,不過度減肥是追求自然的行為
但在毛髮本來就不多的亞洲人身上,自然的外表就不是米國那一套標準了
(自大的米國人又以自己的角度看全世界)
倘若所有同志都變成一個模樣,那麼生物多樣性的樂趣又何在
試想jump裡清一色都是平頭,肉感,坦克背心,七分卡其工作褲的小熊
吃自助餐時也不希望想每道菜都一模一樣吧!

“First love yourself then you can love someone else”

娜姐在”Hey you”勸世歌裡就已經有唱到
所以還是接納自己的外表,犯不著非得靠往主流形象,做自己好自在
而既然熊族正熱門,阿水真的不用過份減肥啊~但要增毛就是...
不過體毛濃郁的扮裝皇后,應該相當令人不舒爽吧~

照片出自於快要上映的電影怪奇馬戲團中, Salma Hayek的扮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rionnn 的頭像
    prionnn

    prionnn的部落格

    prion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