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人丁興旺,媽媽上頭有兩個哥哥兩個姊姊,底下還有個弟弟
六個孩子在過去那個年代可能不算多,但跟老爸這邊親戚相比,份量就足足多了兩倍
小時候外婆身體相當硬朗,家族常會集體出遊,六個家庭六台車,阿里山,南投,杉林溪…
那種適合家族踏青的觀光景點幾乎都踏遍了
後來小孩都長大,有個自己的交際圈,結婚生子,第四代的曾孫輩也出生了
而外婆自從車禍後行動有些不方便,就很少聽到家族出遊的計畫
最近的一次應該是老爸還有去參加的澎湖之旅,但我們小孩多半都不跟著去了
上週六,又臨危授命,老媽說原本要去參加二舅小兒子訂婚宴的姨丈牙齒痛,不克參加
因此就連訂婚宴我也得後補上場,原本被抓去當伴郎就覺得有點突兀了
“難道都沒有其他長輩了嗎?”男方參加人數得是吉祥的雙數,但都是長輩,扣掉相沖的生肖
以及有回中部的表兄弟姐妹,結果只有我最好配合
敬茶時只見媒人婆為新娘介紹著男方親戚
“這要叫大伯,這是大伯母,然後是大姑姑,小姑姑,還有叔叔,接著是大哥,二哥….這要叫表弟!”
介紹到我時新娘應該會心想”你哪根蔥啊!還要我奉茶給你喝!!我才不拿這種小錢咧!!!”
但為了湊人數,我也是千百個不願意啊
訂婚宴在女方家封巷辦桌,老媽原本決定穿的小禮服被外婆罵說太”尿ㄍㄧㄠˇ”(不端莊)
索性心一橫,穿了一身芋頭紫,盤扣到頸子的60歲歐巴桑套裝
當然先被我虧說簡直像顆芋頭酥,沒想到回到外婆家,阿姨舅媽們竟紛紛讚不絕口
(但有可能是因為這件衣服是某個舅媽買的,後來沒穿直接給我媽,可能也發現穿起來像糕點吧)
而我深深體認到城鄉對於流行的差距像萬里長城萬里長了
吃飯時,女方媳婦的親家被安排跟我們坐一桌,只見這位親家母打扮入時,也是走年輕路線
聊天之下,原來他們是台中北屯人,我跟老媽相視而會心一笑
到鄉鎮吃辦桌,真的可以看到相當多WTF的打扮啊
開始擔心下禮拜當伴郎時,我不打領帶而打緞帶的行為又會被我外婆罵什麼呢?半人羊?賺吃查某?
後來吃完了返回外婆家,六個兄弟姐妹(二阿姨在家陪外婆以及幫二舅帶孫子)聊著關於婚禮的花絮
當初誰幫誰的兒子當媒人時花了多少錢,紅包拿了多少,或是誰當媒人時發生什麼糗事
七嘴八舌好不熱鬧,彷彿看到以前小時候家族出遊時的榮景,或許這就是婚禮的意義吧
藉由婚禮凝聚親戚間的逐漸疏離的感情,雖然偶爾會有小爭執,但需要幫忙的時候還是義不容辭
所以不管有沒有生孩子(某個表哥最早結婚,卻一直沒有生孩子,長媳一整個就被雪藏了)
不管婚姻能不能維持下去(某個表哥雖然跟太太生了兩個小孩,但還是離婚,原因似乎是婆媳問題…)
辦場熱鬧又風光的婚禮依舊是少不了!
- Nov 25 Tue 2008 20:56
婚禮的意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